近日,我科为一导管堵塞患者成功溶栓,为我们今后进行PICC导管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午9:00,当我们跟往日一样,为患者输液前常规行NS20ml冲管,发现推药不能,即用20ml空注射器连接正压接头回抽,回抽困难。在排除导管反折、扭曲、导管移位、正压接头瓣膜未打开等因素后,考虑导管堵塞。
10:00我们采用尿激酶负压溶栓技术进行了溶栓。具体溶栓过程如下:
1.去除正压接头,换上预冲好的三通,三通一直臂接导管,另一直臂接尿激酶溶液(5000U/ML),侧臂接50ml空注射器。
2.先将导管直臂与侧臂通,回抽50ml空注射器活塞,然后迅速使三通的两直臂通,导管内负压会使尿激酶溶液进入管内0.5 ml,使药物跟栓子充分接触。
3.15分钟后回抽空注射器,发现仍回抽困难,只能抽出导管中少量药物和溶解掉的血液。这说明此次溶栓未能将栓子完全溶解,我们又采取以上方法重复溶栓,如此反复,15分钟一次。
经过近七个多小时的努力,下午5:30,栓子溶解,溶栓成功。我们随之用无菌NS以脉冲方式彻底冲洗导管,连接正压接头,顺利完成输液。
我院用的PICC导管(即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是美国巴德专利产品,靠近末端处有一三向瓣膜。输液时,此瓣膜向外开放,液体进入人体;导管不被使用时,瓣膜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和气体进入。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不会发生导管堵塞,只有在病人剧烈咳嗽、喷嚏或过度伸拉置管侧肢体,不正确的冲管、封管时,才会导致瓣膜暂时开放而出现血液返流至血管内发生堵管。
鉴于此,置管患者预防导管堵塞需做到:
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压接头每月更换一次,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
②正确的冲管封管,以10ml以上注射器抽取足量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如应用肝素帽,应在剩余最后1--2ml液体时,边推注注射器的活塞边撤出注射器,以对抗撤针瞬间产生的负压,防止血液返流回导管而发生堵管。
③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渗液体冲管防止管腔堵塞。
④认真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尤其是治疗间歇期患者,一定嘱患者 按照时间定时回院换药冲管。另外,一旦发现患者有导管堵塞,应该及早进行溶栓,溶栓越早,成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