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科室介绍 >> 眼科 >> 正文
  眼科
中医眼科历史渊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2年9月4日

      中医眼科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的名医扁鹊是我国最早的五官科医生,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遂为耳目痹医”。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的病因病机、临床症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的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岐等30余种。《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明确了眼与脏腑的密切关系,并将眼各部与相应脏的关系概括为骨、筋、血、气、肉“五体”。后世中医眼科学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础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千金要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在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病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在眼病治疗方面,记载了神曲丸等81首内服药及外用药方,并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熏洗、外敷、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针灸、按摩疗法。该书对后世眼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审视瑶函》为明末傅仁宇编著,又名《眼科大全》。该书共7卷,卷首列前贤医案24则、五轮八廓定位图、主病及歌诀、气功与五运六气等,其中“识病辨证详明金玉赋”首次系统全面总结了眼病辨证经验。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