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简介 | 电视医院 | 医院动态 | 杏林通讯 | 就医指南 | 医院文化 | 医院荣誉 | 重点专科 | 专家介绍 | 公益活动 | 医疗设备 | 院务公开 | 党建 | 诚聘
您现在的位置:诸城市中医医院 >> 科室介绍 >> 耳鼻喉科 >> 正文
  耳鼻喉科
中医耳鼻喉病历史渊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更新时间:2012年8月31日

      早在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耳鼻咽喉疾病的记载。如疾耳(耳病)、疾自(鼻病)、疾口(口病)、疾言(言语音声疾病)、疾齿(牙齿疾病)、疾舌(舌病),贞旨自病(贞,意为占卜;旨,指意义、用意、含义;自,指鼻。贞旨自病的含义是,占卜的意义为患有鼻病)、贞病耳、贞疾口等有关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记载。

      《黄帝内经》对耳鼻咽喉科从解剖、生理、病理及治疗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提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对耳鸣的病机,《内经》分别提出了阳盛气逆、脾胃虚弱、上气不足、气血瘀阻、阴精不足、髓海空虚、肝胆风火上扰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圣张仲景编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中对某些耳鼻咽喉病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治疗咽喉病的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等。特别是对梅核气的描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所创半夏厚朴汤至今仍在临床运用。

      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中对耳鸣、耳聋、喉痹、声瘖等疾病的辨证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书中的耳膜按摩法“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耳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

      清代医家张宗良所著为较早的喉科专著,首次记载了喉枪的运用。医家郑梅间所著《重楼玉鈅》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首论咽喉的解剖、生理、及喉病的诊治要则,次论“喉风三十六症”,其中包括有咽、喉、口腔、中耳乳突的急性疾患等。每症详论证候,次述治疗。治疗多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以收标本兼治之效。其中所创之“养阴清肺汤”至今仍常用不衰。下卷专论喉科疾病的针灸治疗。对于针灸治疗咽喉科疾患的原则、取穴、手法等有着详细的论述,是针灸治疗咽喉疾病的专篇之作,对于针灸治疗咽喉口腔疾患贡献甚大。针灸、内服药、吹药、噙化综合应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文章录入:中医院   责任编辑:中医院

鲁卫网审(2014)第3706005号

公司地址:诸城市东关大街168号
Copyright©2007-2008 诸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鲁ICP备14001186号-1